Tuesday, June 23, 2015

近距離直擊母蛇生出小蛇的瞬間

驚奇!近距離直擊母蛇生出小蛇的瞬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t=265&v=s13wFjHpLXg


Saturday, June 20, 2015

中國狗肉節當天有個大媽一口氣買了100隻狗.

在先前的文章有提到,關於廣西玉林狗肉節已經開始引起各界的關注;隨著撻伐的聲浪越來越大,當地的文化意識也更加不退讓,基本上吃與不吃狗肉立刻分成了兩派!而這天,竟然有名大媽到了狗市場一口氣花了7000元人民幣 (約台幣35000元) 買走了100隻狗!



原來,她是有名的愛狗人士楊曉雲,今年65歲,從2400公里外的天津特地趕來廣西玉林救狗,並打算把他們帶回自己成立的收容所細心照顧。



自從愛人在1995年去世之後,沉浸在悲慟中的楊曉雲便開始她的動保生涯,這些小生命就像是她的寄託;而幾年過去,多達上百隻的貓狗已經花掉了她所有的積蓄,甚至連房產都賣了;而這也讓她唯一的兒子也為此和她反目,離開母親


每每回想當初兒子背上行李怒瞪她一眼後離去的畫面,楊曉雲就忍不住哽咽。




當然,不只是兒子,很多人也不理解楊曉雲對貓狗的熱愛,常常有很多質疑和批評,說她為什麼不去花錢救人而是救狗;但這對她來說並沒有矛盾,人和動物都是生命,她救的就是生命。



而這樣的行動一持續就是20年,楊曉雲現在已經有了四個收容所,共救濟了3500多隻流浪貓狗。


對楊曉雲來說,這些貓狗就像是她的孩子們。




準備食物給貓狗們吃是楊曉雲每天的例行公事。



經費有限,除了想幫忙的少數幾個朋友,楊曉雲幾乎都是自己動手,雖然累,但她也非常地樂在其中。



畢竟,對她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這些貓狗有沒有溫飽。




每到放飯時間,狗狗們總是很開心,看到這樣的畫面,楊曉雲再累都甘願。






有時候為了讓「孩子們」更開心,她甚至會在週末給他們吃點心。



對於這次到玉林的救狗行動,楊曉雲有了新的想法,救的狗她並不會帶回天津,她選擇在當地直接蓋收容所,甚至連基地都已經選好了。




她認為,當地人吃狗肉是歷史、文化的傳承和經濟落後等多方面原因形成的,光是去抗議吃狗肉的行為絕對沒有用;她說:「我想透過養狗基地、素食館這樣溫和的方式,讓當地人接受我們的文化,通過這樣的方式去傳達愛狗的理念。」




相信這要花上不少時間,但中國當地對吃貓狗的觀念已經逐漸在改變,而楊曉雲也是這一切的推手之一。

















Saturday, June 13, 2015

這隻重達3000公斤「比大白鯊還要恐怖的深海巨怪」

大家都知道海洋世界深不可測,其中潛藏的秘密可能科學家探索也探索不完。不過,最近竟有人意外釣到了一隻長相怪異的鯊魚。這隻鯊魚最特別的是他是全世界繼鯨鯊第二大的活魚,上一次看到它在澳洲海域的蹤跡也是85年前的事了,於是,這次意外的發現,可說是令人十分驚奇!

當時,James Owen與他的船員抓到這隻6.3公尺長的姥鯊,儘管這隻鯊魚拿去賣作魚翅、魚肉應該可以賺上不少錢,但他們還是做了正確的決定,把3000公斤重的鯊魚捐獻給科學研究


上次記錄到這個物種時,是在1930年代在澳洲維多利亞洲東部被一位船長發現。Martin Gomon教授接獲通知消息後,對於漁夫抓到這麼大的鯊魚後直接聯絡墨爾本博物館的行為讚譽有加。他說:「姥鯊的魚鰭販賣價值很高,因為他們的魚鰭都很大。像這隻的胸鰭長度就大概有超過一公尺,寬度也至少有60公分,而且想想一隻鯊魚胸鰭也有兩個,其他魚鰭像是腹鰭等都很有價值。」
他說跟另一位科學家一起研究時,因為鯊魚體積龐大,他就得用起重機把鯊魚從船上抬出來。接著,還花上長達5小時的時間才終於把鯊魚切成好幾塊,才能扛走


維多利亞博物館資深蒐集主管Dianne Bray說博物館內珍藏著1930年代看到的那隻姥鯊的鰓弓。在那之前,於1883年也抓到了姥鯊,博物館內也存放了一些當時搜集的皮膚與牙齒。Dianne說再次找到這個可以長到12公尺這麼長的稀有物種,有望在這個物種的研究增添一些新知識。
「我們會把一些脊椎骨帶回來,因為有些科學家挺好奇這隻鯊魚究竟活了幾年。我們會採集皮膚樣本做DNA檢測,另外也會採集一些肌肉組織來做些同位素分析,進一步了解這些鯊魚到底都吃些什麼。」


她說研究員們都很積極地想要更加了解姥鯊,畢竟這麼稀有的魚類,了解還很淺,就想趁這個機會多多認識。「才一隻鯊魚大概不能解答我們對於海底的所有疑惑,但從樣本採集到越多資訊,我們就更能拼湊出他們的生命歷史與他們的所作所為。目前為止,我們想做的是,若情況允許把各個魚鰭與頭部用石膏打造出姥鯊的模型


目前所知,這些吃浮游生物的鯊魚,多單打獨鬥,不是群居動物。而他們的英文名字Basking Sharks則取自於他們多在水面附近曬太陽 (bask in the sun) 的行為模式。





Sunday, June 7, 2015

誰殺了我們的海洋


台灣海洋生物消失的速度十分驚人,遺憾的是大多數的國人多還懵懂不知,對造成海洋生態破壞的原因也都一知半解。政府在海洋保育復育的工作上也不夠積極有效,再加上法令不夠周延、執法公權力不彰等等因素,實難發揮振衰起蔽,立竿見影的功效。要如何才能有效地保育及復育海洋生物,首先要知道破壞的原因,才能夠對症下藥,制訂有效的管理辦法並落實執行。
過漁(overfishing)應是頭號殺手
目前全球的漁獲量平均每年約一億噸,而漁獲能力卻在四倍以上,在競相捕撈、違規作業的情況下,全球漁業資源當然是一蹶不振,結果是生態系營養階層級減少,大型掠食者如黑鮪、鯨鯊、象鯊、旗魚、翻車魚、石斑等一些成熟期較晚、生育力低的種類大量減少;魚體的小型化,包括捕撈尚未達成熟體長的小魚,或是魚類本身為了求種族延續,而很快演化出早熟早產體型小的族群。
政府為了要推動觀光以提振漁村經濟,非常積極地在各地舉辦魚季(祭)活動,但卻未考慮到資源是否已不敷供應。此外,「混獲」或「誤捕」(bycatch),也是造成今日許多魚種已是「商業性滅絕」的原因。包括底拖漁船,密集地在沿近海拖網作業,浪費了至少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資源。刺網造成鯨豚、海狗、海牛、海龜、海鳥等保育類動物的誤捕。(編按:政府為了推動觀光提振漁村經濟,如屏東東港黑鮪魚季、花蓮曼波魚季、東北角萬里蟹螃蟹季…等)
台灣的魩鱙漁業在每年3-7月亦會混獲不少其他重要經濟性魚類之仔稚魚。非法毒、電、炸魚,違法底拖,過多及毫無節制及管理的海釣,飼養捕撈自海中的熱帶魚,潛水打魚,幽靈漁業(ghost fishing),吃活海鮮、海馬和海龍製成的中藥、海膽、海參、稀有的螺、貝類、蝦蟹類,以及捕食珊瑚礁魚種都是在直接間接地破壞海洋生態。
去珊瑚礁旅遊是觀賞還是吃?台灣吃海鮮量排名全球第四!
根據最近的調查發現,台灣遊客到珊瑚礁海域的觀光大多不是下海賞魚,而是去吃魚,每年消耗掉珍貴的珊瑚礁魚類估計不下三十萬公斤。台灣同胞由於喜食海鮮,不但吃的量排名全球第四,而且吃的種類之多之雜令人嘆為觀止,不但大魚吃,仔稚魚和魚卵也都不放過,如烏魚子、飛魚卵、旗魚卵等各種魚卵,如殺雞取卵般地在趕盡殺絕。也因此我們消耗魚類的方式可說是已到了無所不捕、無所不吃,無所不釣,無所不養的境界,嚴重破壞海洋生物的多樣性。


污染的來源過去所熟知的是來自電廠溫排水的物理性污染,以及各種化學性的污染。如家庭都市廚餘的廢水,或養豬、養雞、養魚(包括淺海養殖在內)等農漁牧業的廢水,造成沿岸海水的優養化,或引發「赤潮」(註)造成海洋生物大量死亡。
船難的洩油事件或工業廢水中的有毒物質,特別是重金屬、油質或有毒化合物,農藥及環境荷爾蒙又稱為「內分泌干擾素」等亦常隨河水沖入海中,每每影響海洋生物的成長或造成大量死亡。然而這些因污染排放所引起的公害事件,近年來隨著都市下水道及污水處理廠的建設,以及環保法規的修訂及環保單位的加強取締,的確已有顯著改善。但隨著科技的進步,又有更多新的污染源被陸續發現,如由農業排放過量的肥料或磷及氮鹽造成沿海水質優養化,會使沿海的水層中缺氧,產生「死亡區」(Dead Zone) ,其數目正在倍增。
人類所丟棄的各種廢棄物及垃圾在全球三大洋的五個海域形成「垃圾渦流區」,面積正以每十年增加一倍的速度在擴大中。這些垃圾經海水及烈日侵蝕後所溶成的碎片會被海洋生物誤食,最後變成1-5 mm的塑膠微粒(microplastics),甚至會吸附毒性物質再進入食物鏈中。
「海洋噪音」則是包括來自船舶、震測、爆破、聲納、施工、風機等是否會危害到海洋生物,近年來也在規劃興建離岸風機等的環評規定下被要求研究及監測。「海洋酸化」是目前最受矚目的課題,最新的研究發現海水pH值如小於7.8,即會對海洋生物造成影響或威脅。但我國1992年所訂定的甲類水質標準迄今還停留在7.5-8.5%,實應予以修訂。
從海岸到看不見的海底 棲地破壞無一倖免
至於棲地破壞的問題,在許多沿海國家並不像台灣這麼嚴重。台灣的海岸濕地不斷被開發利用,為了防止海岸侵蝕、海潮侵襲、以及海水入侵許多大型工業區、淺海養殖池、漁港、道路、新市鎮、垃圾掩埋場、海邊遊憩區等開發案,水泥化嚴重,使台灣自然海岸長度只剩下44.55%,其餘55.45%人工化海岸的比例可能是全球之冠!所投置的消波塊及興建的海堤,正逐漸將台灣的自然海岸變成了人工海岸,不但剝奪了人民親海的機會,也使「寶」島變成水泥化的「堡」島。
天然潮間帶是海洋生物繁殖或幼年期成長庇護的重要場所,喪失了這個棲地環境使其族群的存活率大大降低。因此,如鱟、椰子蟹、海蛇、海龜、海星、各種貝介類及魚類的稚魚等等當然會隨著自然海岸的淪陷而在台灣迅速消失。在海邊過量且毫無管制的遊憩活動尤其對珊瑚礁、潮間帶破壞最烈。
此外,在看不見的亞潮帶海底棲地,因底拖網及珊瑚漁業所帶來之破壞更有如砍伐海底的熱帶雨林般,會鏟平消滅海底難以計數且多半尚未經調查發現過的底棲生物,同時也摧毀了許多經濟性魚苗孵育、庇護、成長的重要微棲地。在淺海地區許多珊瑚礁被違法入侵的底拖網或流刺網覆蓋後,整片的珊瑚礁即宣告死亡。
在海岸或陸地高山上的濫墾濫伐,種植檳榔、高山茶、果樹等等,或是在河床上盜採砂石等,每逢下雨,沙泥或是土石流所夾帶入海的泥砂亦對岩礁附著生物造成衝擊。
外來種海洋生物正悄悄地入侵
海洋生物的外來種的來源,包括:(1)船底攜帶的附著生物,如大西洋的沙飾貝由巴拿馬運河引入太平洋及印度洋;(2)貨櫃輪的壓艙水(ballast waters)會攜帶幼生在全球各地的港口四處運搬;(3)隨著淺海養殖或水族觀賞業所引入的外來種,有意或無意的逸出或放生行為常會流入海洋中,一旦成功拓殖就會變得一發不可收拾;譬如為了養殖目的從北美洲引入台灣的紅鼓魚,現已入侵到整個西海岸並擴散到中國大陸及韓國;(4)潮間帶隨海流飄來或人為引入的濕地植物,如互花米草、大米草、孤米草等等,也會改變本地海生物群聚結構。大陸多年前的研究整理發現中國海岸已有12個門,137種外來種之記錄。但台灣目前尚未詳加調查及整理,但已知似殼菜蛤等不少外來種貝類已在全省海洋及潟湖大量出現。


Friday, June 5, 2015

钢铁蜗牛

他是只蜗牛!重复一次,他是只美军都要钦佩研究的超强钢铁蜗牛!
鳞角腹足蜗牛 (Chrysomallon squamiferum) 栖息在深海底,别看他们相貌平平,其实个个是装甲战士!

鳞角腹足蜗牛栖息在印度洋海底喷泉旁,这些喷泉受到地底岩浆影响相当滚烫,一般生物绝对不会以此为家,但对鳞角腹足蜗牛来说,这里超级舒适!别以为他们无数只脚只是时尚,其实这些脚可以帮助他们在恶劣环境中仍能悠然生活。
鳞角腹足蜗牛的壳坚硬无比,说得更直白一点,鳞角腹足蜗牛的壳外层包覆了一层铁!


鳞 角腹足蜗牛的壳主要为硫磺铁,是有磁性的,这些金属主要来自地底喷泉,透过地底喷出的丰富矿产资源造就了鳞角腹足蜗牛一身完善的钢甲装设备,他们坚硬的外 壳可以防御天敌,如果有不识好歹的掠食者胆敢伸出魔爪…你可以把一块铁放到嘴中用力咬下去,大概就可以知道这些猎食者的下场了…。
由于鳞角腹足蜗牛的外壳防御效果惊人,美国军方一直在研究此蜗牛,希望能替士兵做出更完善的装甲设备。

在印度洋深度超过2公里的鳞角腹足蜗牛于2001年首次被发现,这些蜗牛生活在不同的热喷泉口,实际上有2种品种,在Kairei喷泉口附近的蜗牛是黑色的,含铁量较丰富,而且有磁性;在Solitaire区的蜗牛则呈现白色,且缺乏铁,没有磁性。